国网杭州:5G+VR电力巡检机器人 1月18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缆巡检人员娄雨风坐在值班室,戴上VR眼镜,指挥湘湖隧道里的巡检机器人慢慢向前移动,开始对隧道电缆进行巡检。电缆接头、支架、通讯槽……娄雨风在距离隧道15公里的远方,通过5G传回的信号身临其境地看到现场实景,仔细观察着隧道内的每一个细节。 1.2公里长的湘湖隧道内敷设有4回220千伏高压电缆线路,已经完成了5G信号的全接入,解决了以往巡检机器人“一下隧道就失联”的问题,还通过可视化视频和红外视频同步传输,把现场实景以及红外热像数据传输到后台。通过5G技术在远端对隧道内电缆设备及附属设施开展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问题。 下一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计划通过聚合多维电缆状态感知数据,将“5G+N”思想延伸至生产业务前端。未来有望通过“5G+巡检机器人”实现隧道内各类传感装置的数据物联共享,解决网络安全和数据孤岛问题。 5G的融入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建设能源互联网开辟了一条新路,随着杭州打造数据第一城的进度向纵深推进,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在重点围绕光缆、杆塔等实体资源,积极参与5G建设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电网独特优势,开拓数字经济这一市场,使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资更精准、服务更优质。 国网青海:“直升机+无人机+人工”协同巡检的新模式 1月14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国网西宁检修基地对近期购置的首批49台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现场飞行验收,着力打造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体系,推动巡检作业模式转变,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人工输电线路巡检方式普遍存在数据不直观、工作强度大、作业周期长、巡视视野受限等缺点,加之青海高原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环境恶劣,线路跨越多个无人区及高山大岭,增加了巡检难度和人身安全风险。 对此,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优化人员配置的同时,不断引入无人机等智能化、自动化的辅助设备,从2013年起开始试点实施“直升机+无人机+人工”协同巡检的新模式,推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作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运检质效。2019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借助无人机通过自主飞行和外委飞行方式完成3.2万余基输电 湖南永州最新一代变电站室内外智能巡检机器人 1月14日,最新一代变电站室内外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在湖南永州220千伏柏福园变电站完成调试验收,这标志着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电力设备巡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湖南永州建强智能电网全力推进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220千伏柏福园变电站内有共两台智能巡检机器人,一台安装在35千伏高压室内,采用升降式智能轨道,可实现开关柜暂态地电位检测、局放检测、红外测温、柜面及保护装置信号状态指示等全自动识别;一台安装在室外,实现室外全自动巡检,通过采集设备的红外热图、图像和音频等信息,自动识别设备的过热缺陷、外观异常、开关或刀闸的位置、仪表读数、油位计位置等,生成统一规范的告警事项和巡检报告,向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发出告警信息。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通过整合电力设备非接触监测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全方位监视运行设备,实现对变电站室内外设备的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实时监控。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使用能有效减轻变电站运维人员运维管理任务的工作量,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全面提升巡视质量,提高巡检效率。
(资讯来自杭州网,清华网) |
投稿联系人:黄主任 13701278405/010-83520967
新闻投稿咨询QQ:1565227076
投稿邮箱:grzx_zy@163.com
扫描上方的二维,关注更多电力最新资讯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电力信息化网的稿件,版权均归电力信息化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www.cpite.cn
国家电网15天工期如何在3天内完成“小汤山”模式医院电力配套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南方
虚拟电厂正在聚合类似东源热力这样的电力用户,让用户也能像发电厂一样,响应电网调峰
智慧变电站可实现倒闸操作一键顺控、站内设备自动巡检、人员行为智能管控、主辅设备智
12月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500千伏吴江变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接入系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