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电力信息化网

  • 13701278405

搜索
电力信息化网 首页 业界资讯 信息技术 查看内容

实战区块链: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成功案例

2020-1-14 12:38| 发布者: lihongfeng| 查看: 1414| 评论: 0|原作者: 李帅|来自: 能源杂志

摘要: “能源+区块链”如何以区块链技术驱动能源革命,如何构建新型能源交易模式,如何明确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

  2020年1月11日,第三届(2020)中国能源投资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核心话题是“能源+区块链”,围绕如何以区块链技术驱动能源革命,如何构建新型能源交易模式,如何明确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区块链首席科学家颜拥认为,按照国际上的定义,区块链是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的区块按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在中国,区块链更多地是被当作一种数据库,与普通数据库的差别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具备多点维护,共识写入一级容忍恶意节点的特点。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区块链更需要的是切实实践又有哪些实操

  国家电网

  第一,光伏补贴。在浙江嘉兴海宁,地方补贴需要经历地方政府发补贴通知,电网公司将数据打印盖章提供给地方政府,同时让用户提供发票、电网公司盖章证明等相关佐证材料,地方政府核对双方材料无误再发放补贴。

  整个过程中,电网公司需要盖章,工作量巨大;政府部门需要人工核对电网公司和用户提供的发电数据,工作量大,业务流程长;用户要提供纸质材料给政府,用户体验差。而应用区块链后能够解决当前补贴流程中需要大量线下工作的问题,实现客户补贴申请“一次不用跑”,提升审核效率,降低政府、电网公司的工作量。

  需求侧响应。需求侧响应是在用电高峰或者低谷期,通过经济激励让用户少用电或者多用电,来实现电网的发用电平衡。目前主要的经济激励是通过补贴方式,需求响应的负荷数据来确定补贴额度。

  当前电表不显示响应负荷数据,而且最终在能源局网站公示的响应量只有总响应量,客户无法快速方便获知实际响应的15分钟级数据,客户无法及时核对实际响应量,事后也无法核实。此外,所有响应数据都是由电网公司提供,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数据来源监管手段,电网公司无法自证清白。

  应用区块链后,可以消除用户对响应数据的质疑,电网公司可以自证清白,成为能源局更好的监管方式,可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2019年10月1日-3日,浙江首次实施填谷需求响应,响应实际参与户数540户,最大填谷负荷52万千瓦,合计响应电量730万千瓦时。

  停电保险。利用电网公司营销系统和生产系统的一些停电相关数据来判断是否是电网公司责任导致用户停电,如果是电网原因导致的故障停电和计划停电,则按照停电时长、停电次数、用户容量等给予用户赔偿。

  由于停电数据由电网公司提供,而停电和电网公司的供电服务质量相关,电网公司对外提供的数据存在被篡改的可能,电网公司无法自证清白,导致停电保险产品难以通过政府管监管部门审批,用户也不信任该产品。

  数据目前来自于电网公司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等研判好的数据,通过及时将停电数据(户号,停电时间,复电时间,停电类型,用电容量等)上链,利用区块链的不可修改特性来证明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真实性。虽然这种方式不能完全地杜绝电网公司修改的可能性,但是能防止电网公司事后修改。

  南方电网

  第一,绿色证书。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开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的试点示范,只作为存储和共享能源交易记录的平台,不介入或影响交易流程,实现绿证信息存储,实现点对点的绿证交易,便于进一步监管,保证了绿证的安全性。

  第二,电子发票。南网电动汽车公司于2019年1月31日开出全国首份充电电费区块区块链电子发票,截至10月底已经累计开出5000多张电子发票。区块链电子发票突破了以往只有交易双方信息的局限,实时同步税务机关,有效规避了假发票,降低了成本,保证数据的安全。电动汽车公司还在建设当中整合南方区域的充电桩出行服务平台,也将采用区块链技术,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优惠的服务。

投稿联系人:黄主任 13701278405/010-83520967

新闻投稿咨询QQ:1565227076

投稿邮箱:grzx_zy@163.com

扫描上方的二维,关注更多电力最新资讯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电力信息化网的稿件,版权均归电力信息化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www.cpite.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主办单位: 电力信息化专业协作委员会 《电力信息化》编辑委员会 瑞电企联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3025456号-1
客服电话:010-88892009
反馈建议:1565227076@qq.com